安徽大学生网

资讯
热点话题 省内教育 国内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基础教育

安徽一大学生“缺钱花”借校园贷 借款八千要还八万

热点话题 时间:2017-02-26 20:21 点击: 来源:宁波网
[导读]我是一名大学生家长,儿子在合肥一所大学读大四。去年12月,儿子因为缺钱花,通过校园里的小广告,联系了一个贷款公司,贷出了8000元钱。

  (原标题:安徽一大学生“缺钱花”借校园贷 借款八千要还八万)

  编辑同志:

  我是一名大学生家长,儿子在合肥一所大学读大四。去年12月,儿子因为缺钱花,通过校园里的小广告,联系了一个贷款公司,贷出了8000元钱。

  还款日期到了之后,我儿子不敢跟我们说,又再次向另外一家公司贷款,“拆东墙补西墙”,还上了贷款。就这样,我儿子前前后后一共向5家贷款公司贷款。

  直到去年寒假回家,儿子才告诉我们,如同滚雪球一般,他目前已经欠这些贷款公司8.8万元了。我十分震惊,为什么只借款8000元,最后却要还8万多元呢?

  我详细问了儿子,自己也进行了调查。我发现,在大学校园里,此类贷款公司的广告非常多,而他们的贷款手续非常不正规,利息也特别高。基本上,借款5000元,20天后就要还款1万多元。

  由于儿子不断遭到骚扰,加上对方手上掌握了我们家庭成员及亲戚的手机号码,担心影响生活,我在春节后不得不将所欠的8.8万元全部归还。思考一番后,我想通过贵报提醒大学生千万不要接触非法“校园贷”。此类非法校园贷款是无底洞,一旦接触,后患无穷。

  砀山县读者郭先生

  记者调查附记

  收到郭先生来信后,记者前往合肥多所高校进行了调查。 2月14日,记者在合肥师范学院看到,校园食堂外的宣传栏上贴有很多“校园贷”的小广告。在安徽建筑大学的校园里,此类广告也有很多,非常醒目。

  这些小广告大都宣称,“5分钟放款”“无抵押,无担保”。记者以学生名义联系上了一个放贷者。这位放贷者表示,只要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的复印件,最高可以贷出10万元,“不需要任何抵押物。 ”

  那么,这些放贷者如何获利呢?记者了解到,由于很多大学生急需借钱,这些放贷者利用这一心理,让大学生在欠条上写出的借款数额远远高出实际借出的钱款,以规避法律责任。 “比如你贷款5000元,那么你需要写下10000元的借条,对方才会把钱给你。 ”郭先生说,他的儿子正是如此。

  郭先生坦言,很多大学生只知道眼前需要钱花,却不管后期将面临多少压力。因此,即便还款额明显高出了借款额,大学生还是在借款合同上签了字。也因为如此,给后期的维权带来了难度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很多放贷者都是通过在高校中招聘大学生来兼职放贷。这样一来,使得很多办理贷款的大学生,放松了警惕。一些兼职大学生为了提成,怂恿身边同学来办贷款,同时也过分夸大“校园贷”的好处,掩盖了风险。

  此外,为了防止学生赖账,放贷者在放款时,会让借款的大学生填一张包含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的表格,“甚至包括辅导员的电话,都要写在表格上。 ”郭先生说,一旦学生没有按时还款,放贷者就会联系这些家庭成员,进行恐吓骚扰。

  就此现象,本报法律顾问韩宝指出,由于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和利率,只约定了一个固定的还款金额,所以按照有关规定,很难认定放贷者的行为违法。但韩宝指出,对于恐吓要账的情况,大学生可以选择报警。

  韩宝指出,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,有用钱需求时应当选择正规金融机构。同时,签订借款合同时,一定要明确本金和利息为多少,切勿盲目签订明显不合理的借款合同。

  莫让“校园贷”变成“校园害”

  “校园贷”顾名思义,是指主要面向校园内在校生提供的金融贷款。一方面,的确有一些正规的校园网贷平台,通过正规金融贷款,为学生提供助学资金、消费资金、创业资金等,帮助学生渡过资金难关;但另一方面,出现了非法运营、放高利贷等恶性网贷平台。一些不良校园网贷平台明知学生还款能力不足,却恶意诱导学生大额贷款,然后非法追贷,甚至不惜恐吓敲诈、逼迫诱导学生从事色情活动。

  非法“校园贷”黑手背后的利益链条环环相扣。从最开始校园推广阶段的病毒式营销、诱导式推广,到借贷时“无前期”、“零利息”、“低利率”的空头诺言,再从放贷时格式合同里的暗藏条款、霸王条款、复利计算条款等,到还贷时的恐吓威胁、步步紧逼……非法运营的“校园贷”在各环节设计上。不少学生为了一时的高消费、赌博等,而向善于伪装的校园网贷平台伸出求助之手,被利滚利、债堆债,最后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,深陷泥沼而无法自拔。此外,还有不少学生利用相关网贷平台的监管漏洞,用同学的名义进行恶意骗贷、欠贷,甚至是金融诈骗。

  遏制不良“校园贷”,除了需要相关部门及时作为,更需要广大学生自觉抵制。一方面,广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,增强自控力,抵制各种“零利息”、“低利率”的诱惑,抵制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;另一方面,广大学生要珍惜个人信誉,甄别不良“校园贷”平台,自觉抵制和防范金融风险。此外,更不能利欲熏心,为了蝇头小利而拖同学好友“下水”。只要广大学生心如明镜,不为“小利”所动,任他“校园贷”套路深似海,也不会被蒙蔽双眼。

安徽高校新媒体矩阵

精彩评论

收藏
安徽大学生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更健康